止盈和止损的思考

 

炒股早就是全民乐此不彼的业余爱好。说是业余爱好也不尽然,因为A股的开盘时间对应的即是打工仔们的上班时间。于是乎,工作间隙摸鱼,看上几把K线图,偷偷整几手交易,也是职场人士们的常规操作。

若是对美股也有涉猎,晚上老婆孩子休息后,又要拿起手机投入另一个称为“纳斯达克”的战场厮杀。

相比投资房产所需的资金量,创业所需的精神量,炒股却也是能让普通老百姓小投入,大收获的惟一法门。

指数的起起伏伏,伴随着一次次的买和卖。追涨杀跌固不可取,但每次的卖出和买入点的把握,常常令“韭菜”们揪心不已。卖在低点固然有“错失一个亿”的感觉,但若是股价一路下跌,那种亏钱的挫败感比赚钱却是要强烈上好几倍。

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名词,叫做“损失厌恶”,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,损失更令人难以忍受。通俗来说,你丢失 100 块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捡到 100 元的开心。这个比率大约是 2.5:1。

何时应该止盈?这似乎是一个伪命题,有谁会中断财富的增值速度?不应止盈。在财富的累积没有达到自己期望值的程度,都不应该刹车。小赚几千或者几万就收手,实际上即使缺了或者赚到这点钱,对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,那不如让其躺着不动。

让时间打败一切。

既然决定投入这个市场,除非是做空,否则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。长远的角度看,历史进程永远在震荡中前行,科技永远在跳跃式发展,总会有新的事物不断出现,引领人类迈上新台阶。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看不到周期性的趋势,就是那些在中途放弃的人们。

何时应该止损?在“损失厌恶”的前提下,理性告诉我们:及时止损。然而在一亏再亏的事实面前,人们仍是不愿卖出。总是期待反转的到来,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。期待下一次翻本的“赌徒心理”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。

不止股市,任何事物,破坏永远比创建要剧烈得多。一场风暴、洪水、地震造成的破坏速度,远远大于重建它们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。毁灭往往来得迅速和强烈,增长则往往循序渐进。

下跌的市场,恐慌的抛售无需能量,急于出手的人们可以把手头的股票定任意大于零的低价,直到亏损掉所有的钱财。上涨的市场,却需要不断的资金体量来吃下蛋糕,每个人的资金存量都有上限,稳定的高速上涨在一定情况下是不可持续的。

要让盈利不那么纠结,而亏钱不那么难受,需用不影响生活的闲钱进行投资,才能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。

努力搬砖,才能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到这个游戏的市场中去。